公司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200号 
电   话 :0451-53630778
E-mail:xinjishi@xjscpa.com

 
 
 
 
点击申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政府会计改革或成为2013年会计工作重点

作者:佚名   来源:财税网   点击:1066   时间:2013/4/11   编辑:admin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政府会计改革或成为2013年会计工作重点

 

 

  业内专家认为,改革政府会计制度已显得刻不容缓,政府会计改革或成为2013年全国会计工作的重头戏。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近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深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比较完整的政府会计体系。从国外的经验看,一般而言,政府会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政府预算情况的政府预算会计,二是反映政府财务活动的政府财务会计。我国目前只有反映政府收支状况、资金使用情况的是政府预算会计,尚未建立政府财务会计制度。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预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等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日益严峻,改革政府会计制度已显得刻不容缓,政府会计改革或成为2013年全国会计工作的重头戏。

 

  预算公开等对政府会计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目前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之中。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所长张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关于政府会计改革,财政部在上个世纪末期就已着手进行相关研究。谢旭人之所以在中央财政会议上再次强调,是因为近年来的预决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等财政预算改革,已对政府会计信息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对于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高立法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没有实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政府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政府的预算和决算形式来间接地传达给立法机关和公众的。政府的债权、债务、资产等财务状况不能得到全面的反映。这一缺陷对政府内部管理来说,由于缺少对政府资产与负债的完整会计信息,难以对政府财务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使得财政政策的选择和预算编制缺乏充分的依据;对外部使用者说,政府会计信息传播形式过于简单,造成政府财务状况透明度不高,不利于立法机关和公众对政府资金分配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

 

  张琦对此问题表达了类似观点,张琦举例称,比如现在政府的资产反映不准确,地方债务的风险难以揭示,政府的运行成本缺乏准确的界定等等。

 

  “一方面,资产、负债与成本信息的需求对政府财务会计系统的构建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当前社会公众、立法机构的代表对政府资产、负债、成本等信息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政府财务会计系统的构建成为政府会计改革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政府会计改革仍需考虑会计系统对预算管理系统的信息载体功能。因此,预算会计系统的优化也是政府会计改革的关注重点。”张琦说。

 

  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近年来政府会计改革进展明显。财政部国库司司长翟钢此前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介绍,对政府会计改革的一些关键问题,我国已经形成了《向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转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科学规范和界定政府会计管理范围研究报告》、《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研究报告》、《建立政府会计制度体系研究报告》、《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研究报告》等一系列报告,对政府会计主体、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会计本身入手进行政府会计改革

 

  张琦认为,财政部目前进行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路之一是从会计本身来入手,比如说先以事业单位为公共部门的试点进行会计制度(准则)、财务规则等方面的改革,然后将事业单位改革的经验运用到更广泛的公共部门,从而达到改革政府会计系统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于今年416日下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将事业单位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参照公务员类”,承担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入政府序列;第二类是“自收自支”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被推向市场;第三类是“财政补贴”类,即公益性事业单位,将从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推进,采取“管办分离”等办法完善治理结构。

 

  张琦认为,目前关于政府的界定也是有分歧的,广义的政府包括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和一些公立的非盈利组织,狭义的政府仅指行政机构。如果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将会大大促进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在张琦看来,未来政府会计改革应以事业单位的会计与财务改革作为切入点。不过,就目前来讲,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应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应同步推进。

 

  “财政部如果将事业单位的会计和财务改革推进到一个阶段后,就可以看到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改革的反应,然后再去调整后续的改革思路。”张琦表示。

 

  继前不久发布《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之后,财政部日前再次印发《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加上今年初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及2010年底财政部发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这一系列文件的发布,为政府会计改革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引入权责发生制或成改革重点

 

  按照谢旭人在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法或将成为政府会计改革的重点。

 

  在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经济业务的发生和货币的收支不是完全一致的,即存在着现金流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由此而产生两个确认和记录会计要素的标准,一个标准是根据货币收支是否来作为收入和费用确认与记录的依据,称为收付实现制;另一个标准是以取得收款权利付款责任作为记录收入或费用的依据,称为权责发生制。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中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

 

  据悉,很多国家的政府会计制度中都引入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来确认和记录会计要素。“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会计记录简单客观,利于政府对现金资源的管理。但收付实现制不能体现‘收入’、‘成本’的配比,不能提供非财务资产方面的信息,在可比性方面与政府财政统计数据及国民账户体系不一致。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有助于使用者更加客观地评价报告主体的运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评价报告主体遵循预算的情况;为使用者是否向报告主体提供资源或进行业务往来的决策提供更充分的依据。但其执行成本较高,核算相对复杂。”高立法指出。

 

  “实行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政府费用和债务无法全面准确反映,掩盖了政府财政财务上的问题。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可以客观、准确地核算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费用,正确评价政府活动的成本,同时确认各项资产和负债。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标志和核心内容是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所以,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标志和核心内容是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有业内专家指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留言板
版权所有:黑龙江新基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黑ICP备11004249号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辽阳街45号 电话:0451-53630778 技术支持:东方科技